網易新聞:用心凝結愛的心聲 ——何玲
發表時間:2020-09-17 14:51:39
來源:媒體報道
網易新聞:用心凝結愛的心聲 ——何玲
新聞來源:網易
新聞標題:用心凝結愛的心聲 ——何玲
新聞鏈接:http://jl.news.163.com/16/0308/08/BHKD114S039213EO.html
語言障礙一直是困擾醫學界的一大難題。在我國,語言障礙的患者通常都歸于耳鼻喉科領域,并沒有專門立項研究單獨治療方案。直到何玲創辦了陽光語言矯正集團,這個倔強的女人用自己的滿腔熱忱和用不氣餒的精神,自籌資金,為語言障礙患者帶來了希望之光。
“我愿用全部的心血和智慧,凝結成愛的心聲,催開語言的禁錮之門,讓陽光播灑到每一個語言障礙者的心田,照亮他們的人生!”這是陽光語言矯正集團何玲校長一生的誓言。當年,何玲以優異的成績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畢業,躊躇滿志地走入醫生的行列。直到一個痛不欲生的女孩兒出現在她面前,改變了她一生的軌跡。
那天,準醫生何玲跟隨帶教醫生出門診,遇到了一位無助的母親帶著一個說話常人根本聽不懂的女孩兒。女孩兒因為語言障礙非常自卑,不愿再上學,甚至一度產生輕生的念頭。母親已經帶她走了很多醫院,但都檢查不出什么問題,帶著最后的一線希望來到“部隊的大醫院”,可醫生的檢查結果卻讓母親徹底絕望了:“目前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,只能回家自己多練練。”這件事給在醫學最高學府深造六年的何玲一個巨大的打擊,她無法接受語言障礙這個“不痛不癢”卻讓患者和家庭都飽受心靈的痛楚的“小毛病”竟讓醫生們束手無策的事實!于是,善良的何玲暗下決心:一定要為她想出辦法來!
從那之后何玲便開始了沒有下班,沒有周末,沒有節假日的對語言障礙矯正科學長達十余年的研究。2002 年,年輕的何玲已經是第四軍醫大學吉林軍醫院最年輕的副教授,然而讓很多同齡人羨慕不已的何玲卻萌生了這樣的想法:“我不做醫生,會有其他的醫生為患者服務,我不做學院教授,也會有其他的教授給學生講課,但如果我不做語言障礙的矯正工作。就會有許多語言障礙患者‘投醫無門’”。為了能幫助更多的語障患者解除痛苦,何玲毅然決定放棄部隊優厚的工作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環境,自籌資金創辦一所矯正語言障礙的專門學校。
為大家舍小家,女兒兒時的日記中曾充滿了對媽媽的“抱怨”:“我媽媽更像是她那些學生的媽媽,她為了解學生的進步經常和學生的班主任老師交流,卻不認識我的班主任;她能記得她的學生哪一天發出了哪一個音,卻不記得我十二歲的生日……”慶幸女兒雖然年幼卻能理解媽媽的心中的那份大愛:“那些不會說話的孩子很不幸,我媽媽能幫助他們把話說好,她真的很偉大。”
就這樣,何玲經過多年的探索和不斷地實踐總結出一系列獨特的矯正方法,她的這套方法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非常領先的。十幾年來,先后矯正不同類型的語言障礙數千人,年齡最長者63 歲,最小者 3 歲。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求治者,不管當初是抱著什么樣的心理來的,無一例外都是滿意而歸。
在小編與何玲的談話過程中,她對自身的介紹并不多,然而談及有關語言障礙的矯正知識時,她便滔滔不絕,如數家珍。她頗為感慨的說:“二十多年的研究和矯正實踐過程中,我傾聽過無數語言障礙者辛酸的往事,矯正好的不僅是他們的語言障礙,還有他們心靈的創傷和心理的障礙,而他們從我這里帶走的,是甜蜜的笑容和嶄新的人生,從此,他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自由地去生活,去交流,去幻想,去憧憬……對我來說,那就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!”